這一波,是誰有這般財力在新竹買房?
高房價的奠定已是既定事實。銀行鑑價遠遠跟不上成交價,致使買方自備需提高至成交價的三至四成,這也已成常態。
那麼不禁讓人好奇,若要擠進熱區,動輒1000萬以上的自備款,買方的自備款從何而來?
一般人買房,自備款來源不脫離以下幾個:
本業收入、其他資產配置的增值、長輩金援。
1.本業收入
這一兩年園區不少公司業績大幅成長,薪水豐厚。有了本業收入當支撐,願意提高預算往前衝、勇於追價。
2.以房買房,或有其他資產配置的收入
如果名下已有其他房子,該房價在這一波應也搭上順風車,已來到了歷史新高價。可透過把舊家賣掉變現,或以舊家增貸的方式取得自備款。
如果去年今年有在股票中操作得當,額外的收入也是很可觀。
3.長輩金援
通常上述兩項,在個人沒有太突出的表現時,這時若有個富爸爸富媽媽願意金援,可說是如天降甘霖、一解買房之憂。
在第一線觀察,透過長輩金援在這波買房的比例還真不少,尤其是年紀30歲初或未達30歲的首購族。
就想一件事:竹北要在熱區買好一點的三房(屋齡不能太舊,建商評等至少中上),以目前的水位動輒都要2000~2500萬。一般首購要如何扛得起?而經統計,這些產品的主力買盤,確實以年輕人居多。
如接下來幾年房穩定仍上漲,則可預期地,在新竹買房將會變成是兩個世代的事了(新進的人,薪資表現沒學長姐優秀,學長姐手上又把持不少房子。若少了長輩金援,真的只會越來越難)。
note.
若要在台北買房,兩代可能不夠,大概是要三代的事了。